這是一篇關于“海南基坑支護施工如何防止鉆孔灌注樁導管堵塞及解決方法”的文章,介紹了海南基坑支護施工中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導管堵塞及解決辦法。
鉆孔灌注樁施工不算復雜,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令很多施工隊都會覺得麻煩的,就是導管堵塞,不僅會耽誤工期,操作不當甚至會損壞導管,那么該如何防止及解決呢?
一、接導管時螺栓應擰緊,要注意的是最好由兩個人對稱擰螺栓,一直擰到不能再擰為止,如果擰不緊,那導管在施工中容易松開,對接不良會讓導管堵塞。另外要注意的是導管在灌注混凝土之前下孔時,每進孔一節(jié)都要重新檢查擰緊一遍(導管起吊時,容易產生脫吊現(xiàn)象,所以一定要重新檢查再擰緊)。還有就是沖洗,每次混凝土施工后,所有使用過的導管都應拆下沖洗干凈,長時間不用時導管內壁應涂油,膠墊也要沖洗干凈,不應有泥砂、粘土等;每次接導管時,導管內壁和法蘭盤表面必須清理干凈,不能有任何污物,而且不能有任何一個螺栓松口的現(xiàn)象。
二、要保證導管不滲漏水,需要嚴格做到以下幾項:
1、避免在導管內產生氣包:首盤混凝土把水壓出導管以后,應當連續(xù)不斷地灌注混凝土,但往往首盤混凝土把導管埋置了以后,用儲料斗灌注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不能做到特別連續(xù),這時便會在導管內產生氣包而出現(xiàn)氣隔現(xiàn)象;另外在卸導管時,混凝土在導管內的表面與泥漿面高差太大,儲料斗給料時也會產生氣隔。若出現(xiàn)此種情況,導管內的凝土就會不流動,產生堵塞導管現(xiàn)象。在施工中,如果導管內的混凝土流通后要連續(xù)不斷地給料保證施工的連續(xù)性,在卸導管時混凝土面盡量與上接料斗的法蘭盤相平或者高差不要太大,若有高差,在接儲料斗時,導管內的混凝土應填滿至法蘭盤后,再接儲料斗。
2、避免在導管管壁上出現(xiàn)裂縫:主要原因是導管壁用料太薄,另一原因是導管使用時間太久和次數(shù)太多將導管壁磨薄了或者是受到外力因素的影響。在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灌注不順暢而進行上下扯動時,因管內混凝土壓力過大,使導管壁薄弱部位出現(xiàn)裂縫。在新制導管時,不要用小于3mm的鋼板,用使用次數(shù)太多的舊導管時,要進行鉆孔檢查,若過薄或有薄弱部位應馬上處理或及時更換新導管。
三、導管堵塞的幾種處理方法
1、 若剛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壓水后發(fā)現(xiàn)導管有滲漏水現(xiàn)象,不要存在遷就施工的想法,應馬上提出導管進行處理,并且要求重新清孔后再重新進行混凝土澆筑,以免因小失大。
2.、若導管底端處在混凝土中深的部位時,導管堵塞,可以用提升導管減輕水壓的辦法或上下抖動導管也可以用附著式振動器對導管進行振動,一般可以使管內的混凝土灌注下去。
3、若灌注水下混凝土不太深時(例如3~4m),發(fā)現(xiàn)導管堵塞,無法灌注混凝土,應盡快提升導管,清理出已灌注的混凝土,重新下新管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不得已時需要將鋼筋籠提出采取復鉆清除原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強行灌注,以免出現(xiàn)斷柱現(xiàn)象或是樁底的混凝土強度不夠,影響整個樁的施工質量。
4、 若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離水面不太大的情況下(小于5m),出現(xiàn)導管堵塞混凝土無法灌注,混凝土未初凝時,應及時提出導管,在導管底部設置防水塞(應使用混凝土特制),將導管重新插入混凝土內(導管側面再加重力,以克服水、泥漿的浮力),導管內裝灌混凝土后稍提導管,利用新混凝土的自重將防水塞壓出,然后繼續(xù)灌注。也可以根據實地情況,調整護筒、大開挖、開挖護坡或圍堰開挖等辦法,直接抽水進行旱地接樁。
四、結語
鉆孔灌注樁施工屬于隱蔽工程,任何的施工差錯,都會給整體工程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在本文提出的一些解決混凝土施工中導管堵塞的辦法,是根據實際工程實踐中的經驗得出來的。施工中工程技術人員應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施工,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對灌注樁的質量,應采取一整套系統(tǒng)的管理體制和施工工藝進行控制,以確保樁基礎的承載力的正常發(fā)揮。
海南打井鉆井公司、海南測量、海南測繪、海南地堪、海南勘察堪探、海南基坑支護施工——海南鵬越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1215】號
掃一掃獲取更多資訊
咨詢熱線0898-66970850(海南)